2007年3月4日,一場罕見的超強溫帶風暴潮席卷黃海和渤海北部海區(qū),給船舶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。當時,本人所在的“QYH”輪正在營口鲅魚圈港錨地拋錨待進港,而該區(qū)域正是那次溫帶氣旋的強風區(qū)域(當時船上的實測風速曾達到14級)?,F(xiàn)就本輪經(jīng)受該次溫帶風暴襲擊過程中采取的應對措施談一點體會,以期達到拋磚引玉的目的。
1當時的天氣形勢
從3月3日凌晨我輪收到的日本氣象廳發(fā)布的3月3日0200時的地面分析圖上可以看到,當時渤海、黃海北部海區(qū)還沒有封閉的圓形等壓線存在,即尚未形成溫帶氣旋,而貝加爾湖地區(qū)有一個1 052 hPa的冷高壓,上述海區(qū)只因受強冷空氣南下前的暖濕氣流的影響而形成大規(guī)模的濃霧天氣。
但是從日本氣象廳發(fā)布的3月4日0200時的地面分析圖上就可清楚看到,有一位置在34°N/119°E,中心氣壓為1 004 hPa的低壓已經(jīng)形成,移動速度為15 kn,方向NEN。當天1400時的地面分析圖上顯示其中心位置已在38°N/124°E,移動速度為15 kn,方向仍為NEN,但中心氣壓已下降為996 hPa。與之相對應的北方冷高壓中心位置在48°N/105°E附近,中心氣壓為1 050 hPa,移動速度為15 kn,方向SE。冷高壓和溫帶氣旋中心兩者之間的壓差為54 hPa,如此近的距離內(nèi)形成如此大的壓差,冷高壓前鋒密集的等壓線梯度,形成的梯度風的強度可想而知。為此,各氣象臺均發(fā)布了海洋天氣警報,提醒在上述海區(qū)的船舶做好防范工作。
2船舶改拋“一點錨”抗超強溫帶風暴過程
“QYH”輪是一艘1 700 TEU的集裝箱船,船長179.70 m,船寬27.60 m,總噸20 624,凈噸9 470,夏季滿載吃水10.72 m,載重噸25 679 t。3月3日2055時“QYH”輪126N航次,離錦州港(船上載有集裝箱833TEU,貨重15 759 t,甲板上載有2個高箱),開航去營口鲅魚圈,接營口代理電,計劃直靠鲅魚圈52泊。3月4日0000時抵港(抵港艏吃水9.25 m,艉吃水9.40 m,GM 1.20 m),經(jīng)與港調(diào)聯(lián)系得知,由于風力較大,引航拖輪已無法出港,但可以自引進港靠泊??紤]到安全因素(而且即使進港靠泊,由于風大,碼頭裝卸作業(yè)也可能停止),遂決定在錨地拋錨。0043時拋妥左錨8節(jié)入水,錨位:41°21′.51N,121°50′.70E,艏向358°,測深儀測得龍骨以下水深為7 m。當時氣象:陰天,北風7級,氣壓1 022 hPa,氣溫1℃,能見度良好。當天1420時,風力增至北風9級,發(fā)現(xiàn)走錨。1423時,動車微進,止住走錨。1445時,決定起錨,另選錨位改拋“一點錨”。1513時錨離底,開車,駛向選定拋錨點。1555時,第一次拋雙錨,因未能同時拋下,起錨后重拋。1610時,第二次拋雙錨,因船舶搖晃使錨止鏈器自動合上,左錨拋下后,右錨沒有同時拋下,復起錨后重拋。1625時,同時拋下雙錨,雙錨8節(jié)錨機,艏向309°,測深儀測得龍骨以下水深為9 m,此時風力已增強至10級,我輪密切關注著天氣及船位的變化。1800時,實測風力達到北風14級(45 m/s)。1825時發(fā)現(xiàn)錨位又開始走動,即動車微進,以減少錨鏈的受力,減緩走錨速度,在此期間風力維持在北風11級左右,我輪反復以“微進,停車”來減緩走錨。2100時,風力減至9級左右,停車后觀察,發(fā)現(xiàn)雙錨已抓妥,不再走錨。前3 h內(nèi),錨位南移0.7 n mile。2400時后,風力減至NW8級。3月5日0500至0800時,風力復又增強至10級左右,但我船錨位正常,沒有發(fā)現(xiàn)走錨。3月6日0500時,港調(diào)通知我輪起錨進港,0530時,絞起雙錨,自引進港,0730時,靠妥碼頭。
3走錨后起錨重拋的安全措施及錨位的選擇
(1)拋錨船舶因大風浪導致走錨而需起錨重拋時,為確保安全,應確信車、舵及錨機的工況良好,起錨過程中應車舵配合,減少錨鏈受力,減輕錨機負荷,盡快使錨離地。同時注意到本船與周圍船舶間要有足夠的距離,防止起錨后壓向周圍船舶。就本次操作而言,我的做法是:在整個起錨過程中,要求大副時刻報告錨鏈的受力情況及方向,以調(diào)整車速和船首向,保證錨鏈基本上處于松弛狀態(tài),在錨即將離地時適當增加車速,錨離地后即加大車速,有效控制船舶駛向選定錨位。
(2)關于“一點錨”的拋錨作業(yè)。
①首先要確定船艏向,拋錨前把航向把定在拋錨后的艏向上。
②盡量使船速為零時拋下雙錨。拋錨后利用風流作用造成的船舶后退松鏈,后退速度快時,適時進車,減緩后退速度。
③務求雙錨同時拋下,使拋下的雙錨在“一點”上,達到雙錨同時受力的效果。
④松鏈過程中,保持雙錨松鏈長度一致。剛拋下時可能鏈長不一致,但后退松鏈時務必調(diào)整到一樣的長度。
⑤船舶改拋“一點錨”的操作,務必在風力達到7~8級時拋妥。如果拋得太早,因受潮流的影響,船舶有可能在大風來臨前轉(zhuǎn)向、掉頭,容易使雙錨錨鏈絞纏;如果談錨泊船如何應對超強溫帶氣旋
拋得太遲,則大大增加了操作的難度。就本次操作而言,拋“一點錨”的時機已晚了一點,增加了操作的難度。
⑥拋妥“一點錨”后,要求當班駕駛員每隔1h記錄一次船艏向,以便在起錨時確定雙錨錨鏈是否絞纏。在本次起錨操作過程中,大副發(fā)現(xiàn)右錨離底時,右錨似乎在左錨錨鏈上且錨機負荷明顯加大,因此報告說兩錨錨鏈可能絞在一起。但根據(jù)駕駛員每隔1h的船艏向記錄(基本上保持在偏北方向不變),可判斷雙錨錨鏈不會絞纏,而是有可能右錨的錨爪鉤到左錨的錨鏈。故在絞緊右錨并使其離底后復拋下右錨,兩錨便自動脫開了。
(3)錨位的選擇。就本次拋錨,可供考慮選擇的有下列因素:
①水深:本輪吃水9.40 m,選擇在海圖水深18 m的地方拋錨是基于這樣的考慮:既不會因浪大而使船舶墩底,也不會因水深太深而影響錨的系留力和風大時產(chǎn)生過大的浪涌。
②本船艏艉方向上盡可能沒有其他拋錨船,如果無法滿足,則盡量增大與他船的距離,以防他船或本船走錨帶來的危險。
③盡量靠上風拋錨,當發(fā)生走錨時有足夠的余地。注意周圍礙航物的情況,并保持足夠的距離,尤其是艏艉方向上的。
4本次抗超強溫帶風暴的體會
根據(jù)事后的有關報道:本次風暴潮由于受江淮氣旋與冷高壓的共同作用,是自1951年以來最強的一次,實際的強度要大于預報的強度。本次在鲅魚圈錨地拋錨的船舶,共有10條船丟錨,有的船甚至雙錨盡失,有一條船因大艙進水而準備棄船??坎丛诖a頭的船舶危險性更大,幾乎所有船舶都發(fā)生斷纜,有一條船最后只剩下一根纜,港內(nèi)所有拖輪出動搶險。陸上斷水、斷電、交通癱瘓,損失巨大,而我船安然無恙。通過這次成功抗擊超強溫帶風暴潮,有如下幾點體會:
(1)船長應具有預見性和決策力,這是船舶遭遇突發(fā)性事件、危險局面時能否化險為夷的必備條件,尤其是關鍵點的決策,更是考驗船長能力的關鍵時刻。就本次抗強風暴來說,我輪成功地把握了兩個關鍵點:
第一個關鍵點是抵港時雖然可以直接進港靠泊,而且就當時的氣象條件來說,自引進港靠泊的安全性是可以保證的,但還是選擇了在港外拋錨。因為根據(jù)氣象報告,有強風暴潮要影響本港,其風力相當大,考慮到靠在碼頭上的安全性要比錨地拋錨差,因此果斷選擇在錨地拋錨。果然進港靠泊的船舶險象環(huán)生,幾乎都發(fā)生了斷纜事故;
第二個關鍵點是在第一次走錨后,毅然決定起錨另選錨位,改拋“一點錨”,否則斷鏈丟錨在所難免(事實也確實如此,多數(shù)在該錨地拋錨的船舶都發(fā)生了斷鏈丟錨事故,有的船一只錨丟了以后,又拋下了另一錨,結果雙錨盡失)。本次風暴潮由于是溫帶氣旋與冷高壓的共同作用,作為船長應預見到其風力強度決不會低于臺風,就應該把它當作臺風來防抗,謹慎操作,在錨地改拋“一點錨”是最佳選擇。
(2)大風浪中操作應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。本輪拋好“一點錨”后,由于風力增強至12級以上,導致又一次走錨,此時只能采取動車微進的辦法來減緩走錨。一般來講此時應派人到船艏觀察錨鏈方向,根據(jù)錨鏈方向動車,當時大副也主動提出去船艏,但那時的氣象已是狂風大作,14級的風力夾帶的大雪,氣溫下降至零下10℃,甲板被厚厚的冰雪覆蓋,根本無法行走,且巨浪滔天,船艏大量上浪,派人過去極其危險,因此決定不派人過去。當然動車也不能盲目,經(jīng)查看潮汐表,當時的流向與風向基本一致,而且實際情況確實是艏向正頂風,因此動車時只需頂著風即可,一般不會出現(xiàn)動車前進方向與錨鏈方向不一致的問題。同時,由于拋錨點的選擇考慮了諸多因素,走錨的后果導致的危險性也不大。
(3)影響我國近海的溫帶氣旋有黃海氣旋、江淮氣旋和東海氣旋,發(fā)生的季節(jié)春夏秋冬均有,但就強度而言,由于受冷高壓南下的“疊加”效應的影響,發(fā)生在冬春交際時的溫帶氣旋強度尤強。因此,作為船長要對溫帶風暴潮有清醒的認識。要如同防抗臺風一樣認真分析氣象,根據(jù)具體情況,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,確保人命和船貨安全。
(4)甲板部船員各工種之間要互通,要做到“全能”,不僅要會,而且要熟練。本次改拋“一點錨”時,前兩次都未成功,關鍵是船員之間的配合不默契,動作不協(xié)調(diào)。由此可看到加強船員日常培訓的重要性。
作者:陳岳彬 來源:航海技術